10月30日上午,由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亚太民族音乐学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艺术学院主办,山东艺术学院承办的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暨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泰山学术论坛(以下简称"两会一坛")在济南珍珠泉人民会堂南二楼隆重开幕。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新陆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柬埔寨、缅甸等国家以及国内音乐界专家、学者100余人汇聚一堂,共享这一学术盛会。
开幕式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由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主持,山东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运河、国际音理会秘书长Silja Fischer (希尔亚·菲舍尔)、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会长Helen Lancaster(海伦·兰卡斯特)教授、亚太民族音乐学会会长王耀华教授、中国音协外联部主任张锡海、教育厅副厅长张兴民致词。第二环节为主题发言,由亚太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薩姆昂·薩姆主持人,国际音理会主席Frans de Ruiter(弗朗斯·德·瑞特)教授,韩国汉阳大学Kwon Oh-sung(权五圣)教授,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会长,澳大利亚音乐协会主席 Helen Lancaster(海伦·兰卡斯特)教授,亚太民族音乐学会会长、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耀华教授,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江明惇教授,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教授先后进行了题为《贯穿于音乐实践中的研究--艺术研究,一个新学科》、《21世纪亚洲音乐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坦途: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亚洲大洋洲传统音乐学学科建设论--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丛书"编辑说起》、《汉族民间音乐的内质特征》、《山东艺术学院中国音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主题发言,引起强烈反响。
本次"两会一坛"旨在更好地开展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术研究、亚太地区民族音乐学学术研究,增进亚洲大洋洲各国之间的音乐交流合作、亚太地区民族音乐学界的交流与合作。3天的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将围绕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地区民族之间的音乐传播与交流,构建适合于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地区,各自国家民族的传统音乐理论体系,区域音乐的传承研究,山东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等议题进行主题发言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国际音理会(英文缩写IMC)成立于1949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下的音乐领域最高组织,总部设在巴黎。其宗旨为促进世界音乐文化、音乐教育与音乐研究的交流。国际音理会下设国际音乐家协会、国际音乐家教育协会、国际现代音乐协会等机构,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
亚太民族音乐学会(The Asia Pacific Society for Ethnomusicology, 简写作APSE)是以搜集、整理、保存亚太地区传统音乐、支持亚太地区的相关音乐研究、促进这个地区不同国家间的国际文化交流为目的国际性组织。该组织于1994年4月19日至23在中国福建福建师范大学举办成立大会,创会会长为赵沨教授(中国)。
泰山学术论坛是山东省教育厅近几年来为推进我省高校"泰山学者"工程建设,扩大我省在海内外引才工作的影响力,引领高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工作,设立的一个学术论坛。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于2008年2月获准设立"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2012年6月,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被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民族音乐学岗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泰山学术论坛即以"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为主体,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等学科领军人物,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举办学术讲座,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发展动态,把握学术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据悉,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将观摩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师生专场和山东柳子剧团柳子戏专场演出。
齐鲁网链接:http://edu.iqilu.com/news/20121030/13545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