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山艺 > 网络报道 > 正文

【齐鲁网】山艺师生摄制短片电影《何处去》入围第69届戛纳电影节

2016-05-24  

2

山艺师生参与短片电影《何处去》摄制

1

山艺师生参与短片电影《何处去》摄制

3

山艺师生参与短片电影《何处去》摄制

  齐鲁网5月18日讯(记者 蔡晓彤 通讯员 吴思强 万晓娣)5月11日晚,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幕。由北京奇树有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青年导演刘海旭担任编剧和导演、山东艺术学院影像艺术工作室参与拍摄并制作的短片电影《何处去》成功入围2016年第69届戛纳电影节短片角单元。

  据了解,该片用梦幻与现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讲述了60年代的小男孩“大海”与流浪汉之间发生的故事,穿插以梦幻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矛盾的人性和深厚的父爱。

  设计学院影像艺术工作室与校企共建企业——山东科宝广播电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时尚大地传媒公司,承担了短片《在何处》的摄制工作。在工作室导师韩阳、万晓娣及企业导师李晋、牟善刚的带领下,影像艺术工作室的同学与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青年导演刘海旭在摄制过程中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中美电影教育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存在理念上的差异,通过参与摄制工作,使学生学习到许多不同风格的摄影实践技能,激发了学生在摄制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

  此次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成功入围,与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大力推进的工作室制教学改革密不可分。设计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贯彻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关于印发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金种子”计划通知》的精神,以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为契机,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和探索实践,工作室制教学改革基本实现了两个层面的“四位一体”:以教学为中心,将专业实践、科研、社会服务四位一体;以设计学院为平台,教师、学生、企业四位一体,协同育人,创新共赢。

  2015年4月,以特色名校建设和金种子计划为契机,设计学院主动联系、遴选、引进30多家专业设计、文化产业企业,陆续建设了8个特色名校建设工作室和10个校企共建工作室,将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企业导师实质性地将社会需求、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训及综合评价带进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8个工作室,30多位企业导师,以及50位创业导师团队,共同为设计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撑。运行一年多时间,邀请法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山东电影家协会主席等国内外专家的学术讲座和交流,企业导师为师生开办了二十余场讲座,并将于2016年开设50场专题创新创业讲座。在建设过程中,以工作室教学开放周、教学成果展、编辑出版工作室教学实录等方式,推进工作室建设和交流,来自教师的能动性和责任感以及主动、积极的教学状态,来自学生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企业导师深入参与教学过程,使设计学院的教学风貌极大改观,教学成果斐然。

  背景资料:

  戛纳国际电影节(英文:Cannes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法文:FestivalDeCannes),亦译作康城(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39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当前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电影节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和"会外市场展"。

  迄今为止,华语电影只有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金棕榈奖)和张艺谋《活着》(评委会大奖)、《鬼子来了》(评委会大奖)获得过有分量的大奖。

  戛纳电影节的短片角单元,是年轻电影制作人和短片体裁作品的盛会。历年的短片角也成就了许多著名的编剧和导演,如JaneCAMPION、XavierGIANNOLI、NuriBilgeCEYLAN、LynneRAMSAY和CatalinMITULESCU等等,他们都在戛纳竞赛单元中以短片开始他们的电影生涯并获得关注。

(齐鲁网链接:http://news.iqilu.com/other/20160518/2794951.s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接诉即办
版权所有:山东艺术学院 鲁ICP备05002378-1号
长清校区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紫薇路6000号
邮编:250300
文东校区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91号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