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山艺 > 网络报道 > 正文

【齐鲁网】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推进“双一流”建设要坚持差异化发展、突出区域特色

2017-03-15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做客《两会大家谈》(记者 刘玉良摄)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做客《两会大家谈》(记者 刘玉良摄) 

编者按:

布局2017,直通全国两会。

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推出大型融媒体访谈节目《两会大家谈》,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做客北京融媒体演播室,纵论国是、畅谈发展。

本期推出两会大家谈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推进“双一流”建设要坚持差异化发展、突出区域特色

齐鲁网北京3月10日讯 (记者 董光强 孔冠军 吴亚君 穆广辉 李丛丛 王雪)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做客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访谈节目《两会大家谈》,畅谈如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刘晓静说,多年来,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晓静说,“办大学”就是“办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为此,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凝练办学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流学科。作为一个大学,有10个到12个这样的学科,也就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了。

在刘晓静看来,“双一流”建设,须坚持差异化发展。她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能千校一面,搞成一个模式。一方面,高校要坚持差异化发展,不同的学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结合各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的责任,建设多元化的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要适度发展综合性大学,也要支持鼓励发展小而精、有专业特色的学校,实行分类推进。

刘晓静告诉记者,“双一流”建设也要突出区域特色。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以学科为基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这些改革计划共同的特点。可以这么说,在“双一流建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区域发展的新时代,区域发展也必将打上深深的高等教育发展烙印。

(齐鲁网链接:http://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7/0310/3437616.s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接诉即办
版权所有:山东艺术学院 鲁ICP备05002378-1号
长清校区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紫薇路6000号
邮编:250300
文东校区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91号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