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日上午,由山东艺术学院承办的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学校长清校区举行。

山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姜慧、山东艺术学院纪委书记兰绍彤、艺术实践与创作处处长顾灵光、戏曲学院院长王文清、党总支书记孟庆波出席开班仪式。山东省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全体学员、戏曲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由王文清主持。
山东艺术学院纪委书记兰绍彤表示,山东省文化厅将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山东的试点工作放到山东艺术学院举办,是对学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条件的肯定与信任。学校将举全校之力,选配高水平专业教师,从专业技艺、表演身段、戏曲表导演创作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等多方面对受训学员开展培训,进一步提升受训者的综合理论素养,推进戏曲表演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和山东地方戏曲可持续发展,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起到孵化助推作用。切实加强后勤保障,调动各方面资源,使全体学员没有后顾之忧,尽最大努力把培训工作做好。

关于如何办好本次培训班,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姜慧表示,一是要充分认识举办这次培训班的重大意义,山东是非遗大省,是文化部首批非遗试点省份,山东地方戏的保护任务艰巨,传承人是非遗的灵魂,也是非遗保护的核心,是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培训班要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以规范、强化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水平为主要学习内容,帮助传承人、基层戏曲剧团和民间戏曲表演团体的演员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表演水平,增强地方戏曲非遗剧种传承活力。二是扎实有效推进培训工作。学校应该把握好文化部培训计划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做到因人因材施教,组织开展好课堂教学与实践,合理安排学员进行观摩、交流,要以汇报演出体现培训成果。三是全体学员要倍加珍惜此次学习培训机会,端正学习态度,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一个月的封闭培训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技艺水平。
据悉,此次培训班的学员主要为省内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普通传承人群,尤其是县(市)戏曲剧团和民间戏曲表演团体演员,共计25名。在30天的培训中,山东艺术学院将以现有的师资为主体,聘请国内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相关艺术院校和艺术院团专家授课,构建“专业课+理论课(含名家讲座)+观摩研讨+排练演出”的培训模式,采取课堂教学、实践训练、观摩研讨、演出展示等授课形式,坚持因材施教、问题导向、案例教学,把握戏曲非遗自身传承发展规律,注重理实一体,增强培训实效。
(齐鲁晚报链接:
http://www.ql1d.com/news/show/source/app/id/636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