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山艺 > 网络报道 > 正文

【齐鲁壹点】听,这不仅仅是一首歌,山艺图书馆里开讲国歌的故事

2020-12-07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至今已经过去85年。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首歌一经诞生就很快风靡大江南北,激励着国人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那么它又是怎么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的?85年历程中,这首歌经历了哪些故事?12月7日下午,山东艺术学院“艺·思大讲堂”在学校图书馆开讲,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国家一级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为学校师生讲述着国歌的故事。

 

 

从当年合作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田汉、聂耳谈起,到《国歌法》的诞生,于海结合着自己多年来智慧演奏国歌的经历,讲述着他所了解的国歌。在他看来,国歌不仅仅是一首歌,它是国家的象征,更凝结了80多年来,中国从抵抗外来侵略到国家解放,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国家全面发展的历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宪法修正案中,《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进入了宪法。2017年9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

在于海看来,国歌这些年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主权国家声音的标志,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文化的结晶和历史见证,也是公民爱国主义的载体,每一个中国人也更应该了解国歌、爱国歌。

作为一个音乐指挥家,于海多年来指挥了无数次国歌的演奏,从天安门城楼前的升旗仪式,到北京奥运会上的国歌演奏,一次次的指挥中,他也更深刻的了解和感受着国歌所代表着的意义。在讲座上,于海也与大家分享着自己多年来在国歌演奏中的一个个感受。

84个字,37个小结,标准时长46秒钟,这是数字中的国歌,但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讲座中,于海用一个个饱含深情的故事吸引着大家,带着大家走进国歌的背后,在了解中激发自己爱党爱国的情怀与爱国歌、唱国歌、护国歌的决心。

 

地址链接:https://m.ql1d.com/new/general/1426177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接诉即办
版权所有:山东艺术学院 鲁ICP备05002378-1号
长清校区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紫薇路6000号
邮编:250300
文东校区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91号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