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山艺 > 报刊报道 > 正文

【大众日报】联袂挥毫颂和谐 共谱华章沐春晖

2012-02-21  

左起:梁文博、王小晖、孔维克、韩玮、李学明

 

《春晖》

《读书晨寂处 听雨夜阑时》 梁文博

《夏日临风》 王小晖

山东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山东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分别于2月19日与18日隆重开幕。2月15日,大众报业集团山东新闻书画院邀请省政协委员及省政协联谊书画院的画家们举办了“拥抱文化的春天——迎‘两会’”书画笔会,参与笔会的画家李学明、韩玮、孔维克、梁文博、王小晖共同合作了八尺巨制《春晖》,为“两会”献礼,为春天歌唱。
    唯有牡丹真国色
报与莲花一处香

  在笔会现场,画家们各显其能,挥洒激情。擅花鸟的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政协委员韩玮义不容辞地当起了栽培国花的“花农”——十几朵红牡丹竞相怒放,成为八尺长卷的主角。
  韩老师画牡丹很耐心,以至于被调侃为“故意画得慢,显得更重视”。当记者请教画牡丹的要诀时,韩老师道:“牡丹最忌俗艳。”具体到细节,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省政协委员王小晖在旁边作了补充:“韩老师的牡丹叶子很有特点,不是那种圆滑的形状,而是方的,十分立体。”笔触的棱角为牡丹减去了些许脂粉气,平添了几分阳刚与洒脱,更显大气庄重。
  王小晖除了在合作大画上“种”水仙,还单独创作了两幅小画,一贯的清新淡雅、纯净剔透,令人仿佛置身在江南小巷、青翠绿洲。
  除了牡丹外,画家还特意选了荷花题材,意在体现和谐盛世的主题。王小晖与韩玮的单独创作中都有荷花,只是风格不同,一个绰约如水边仙子,一个苍劲如塞外剑客。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山东工艺美院教授李学明“搬来”的石头前面,挺立着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省政协常委孔维克栽的几株墨竹,二者互相掩映,正应了郑燮《竹石》的意境。竹子的勃勃生机与山石的沉稳坚定,给了《春晖》这幅大画一个更宏大浑厚的主题,我们国家建设的蓬勃发展,需要坚如磐石的群众根基,无论遭遇怎样的苦难,都能屹立不倒,稳如泰山。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提到李学明,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省政协常委梁文博极为赞赏:“李老师可不光会画石头啊,人物动物等各种题材,他都很拿手。”
  李学明现场创作的两幅小画,之一是水牛(《夕阳牛背影如山》),之二是老人与童子(《曲廊知鱼图》),用笔老道、形神兼备,旁边的画家纷纷叫绝。李老师画风颇有古意,又自成一格,尤其钟爱“童子”题材,本次也不例外,牵牛的童子,观鱼的童子,都是那么憨态可掬、天真烂漫。
    藤萝绚烂写祥瑞
万紫千红总是春

  梁文博画紫藤的时候,给记者讲了这种植物的特色:“紫藤的叶子,前端大,后面小,而花正好相反。”紫藤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很重要的题材,它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呢?梁老师表示,紫藤除了传递春天的讯息,还有“紫气东来”的祥瑞之意,“这次本来就是画庆贺、画吉祥,体现和谐社会。”
  很多中国画家都喜欢紫藤,因为它非常有绘画性,更与书法相通——藤萝是写出来的。梁老师介绍道:“藤枝像是草书,花卉的颜色也好看,点线面俱全,又易于表现——画一枝也行,画一片也行。”
  梁老师说,梅花、牡丹、荷花画起来都可多可少,但有的素材不行,像大白菜,画多了就不一定好,少一点更有味道,比如齐白石的小品画。
    珠联璧合画和谐
共谱华章沐春晖

  光明与生机满盈,希望与梦想齐飞,合作大画定名《春晖》。而本次合作过程,也是一次“和谐之旅”。众画家齐心合力、共谱华章,正如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省政协常委孔维克所说,山东画家很注重合作,也很善于合作,“我参加过一些外地甚至国外的笔会,好多画家都是各画各,不讲协作,但山东画家从来都有大局意识,在合作大画的时候,无论从构图的完整、素材的选择以及笔墨的和谐上,都会彼此沟通、统筹规划,以达到互衬互补,共同进步。”
  本次笔会人物画家居多,或有局限,而花鸟画家韩玮“携牡丹”加入,则令画面更加饱满丰富、层次分明。善于统筹的梁文博说:“如果都画人物,就不大容易体现当前的主题,而花鸟则比较喜庆。每个画家特点不一样,各有所长,要合作一幅画,需要宏观把握。”
    ●画外音
    真正的艺术家是有责任感的 画家委员谈当前艺术建设
  参加笔会的五位画家,两位是政协常委,两位是政协委员,还有一位是政协联谊书画院成员,他们用自己的画笔来书写和谐社会,讴歌新时代,同时在艺术的道路上兢兢业业、不懈追求。
    参与两会
是机会也是荣幸

  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由衷地说:“感谢大众日报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可以以艺术的形式向‘两会’献礼。‘两会’是国家大事,作为一个画家,能参与其中我们非常荣幸。合作作画是庆贺,也是交流,我们都愿意为国家艺术建设献计献策,同时让自己也得到锻炼和提升。”
  而作为两届山东省政协常委,画家梁文博对政协工作充满了感情,同时也自觉重任在肩,自豪感与责任感同在。
  “画家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是作为文化符号存在的,”梁文博说,“社会有方方面面的的需求,专家提出方案,国家才能更好地统筹和规划。我是作为艺术教育方面的代表来参与这项盛事的,当前的艺术教育怎么发展,需要我们时刻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
  艺术始终和时代步伐息息相关,改革开放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艺术逐渐走向市场,新的艺术门类与艺术形式不断涌现,百花齐放、成就卓著。国家政策的调控带来了艺术的春天,而艺术工作者自认为有责任把更全面的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让这个春天持续下去,成为良性循环,画家们纷纷表示:“这是最好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珍惜。”
    当前课题
用文化提升国民素质

  当下为什么要强调文化建设呢?梁文博说:“国家富强了,更需要提高国民素质,而素质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经济发展过快、过热,就容易忽视文化建设,作为艺术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经济大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回头重新树立文化意识,不可光讲物质而抛弃了精神。”
  当前绘画市场十分红火,但书画家们表示,我们不是卖画的,要更多地考虑长远的问题:我们的艺术能给人提供什么营养?可以让人们在艺术欣赏中得到什么样的教化?梁文博说,艺术是承担了社会责任的,画要愉悦人、教育人,让人心向美好,更加热爱国家和社会,生活得更加自信、更有活力。
    展望未来
艺术品位要从小培养

  艺术是无价的,艺术观的形成也不是一日之功。梁文博出访法国的时候,曾经在当地美术馆看到很多小学生,他们对不少大师的作品了如指掌,令人羡慕,“艺术品位要从小培养,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
  “真正的艺术家是有责任感的,他们有历史使命感,他们的痛苦是人类的痛苦、时代的痛苦。”梁文博说。
  对于当前的环境和机遇,画家们充满了感恩和珍惜,韩玮和王小晖都由衷地表示,改革开放这些年,画家的机遇很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山东的画家,素质一直在迅速提高。艺术家们在个人创作之余,也都在思考一些更高层次的问题,愿为全民的文化建设增砖添瓦,让更多的人得到艺术的享受,为子孙后代的素质培养尽心尽力。

大众日报链接: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20221/Articel20002MT.htm

人民网转载链接:http://www.people.com.cn/h/2012/0221/c25408-2159793033.html

新浪网转载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12-02-21/051023964203.s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接诉即办
版权所有:山东艺术学院 鲁ICP备05002378-1号
长清校区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紫薇路6000号
邮编:250300
文东校区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91号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