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山艺 > 报刊报道 > 正文

【联合日报】别把艺考当升学捷径

2012-03-02  

    今年山东的艺考生约有八万五千多人。目前,省内、省外考试已全部结束,从报名的考生数量来看,比去年稍有增多,基本与去年持平;从生源质量来看,仍有不少考生是为走升学捷径。
    从目前的艺术教育及其考试来看,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地方。在艺术文化、艺术教育发展的崭新的历史时期,各个艺术高校或含艺术学科的高校,该如何在艺术门类下新的学科构成中,整合学科资源、调整专业结构,在打牢传统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开辟创立新的学科专业,使得新形势下的艺术教育与社会对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适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艺术文化创意与产业研究,以及艺术文化资源向市场转化研究等方面,能够更有力地服务社会、服务山东,以推动山东文化强省的建设和发展。这确实值得思考。
    当前,随着文化复兴的到来,艺术教育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就国家的战略部署而言,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开启了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纪元。艺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与艺术建设的重要构成,必将在我们的文化建设中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就艺术教育领域而言,长期以来,中国的艺术学被囊括在文学门类之下,这直接影响了优质艺术人才的培养。但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3月24日正式将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升格为艺术学门类,成为第13个学科。这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对艺术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必将给艺术文化和艺术教育带来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
    就今年的省考试院给予艺术招生的政策而言,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院已从全省艺术线下20分划线,改为了学校自主划线。这样一来,使得这些院校可以在自主划线的基础上,选择专业突出的考生入校培养,这为培养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我们仍要呼吁考生、家长甚至老师,不要为单纯地追求学历,而去盲目的选择艺考。这是因为,无论是国家、学校还是家庭,相比其它专业领域而言,对一个艺术生的培养,经济代价是很大的。希望那些有艺术天赋的考生,能够通过国家、学校和家庭的培养,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艺术人才;同时,我们也为那些花费了很大代价,而只是混了一个文凭、在自己人生之路上徘徊迷茫的孩子们而感到遗憾,这无论是对国家、对家庭、还是对个人,都是无益的。我想,这应该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系省政协常委、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
 

联合日报链接:http://lhrb.e23.cn/html/jinrb/20120227/jinrb16176.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接诉即办
版权所有:山东艺术学院 鲁ICP备05002378-1号
长清校区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紫薇路6000号
邮编:250300
文东校区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91号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