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山艺 > 报刊报道 > 正文

【中国新闻网】山东启动“齐鲁画派”“三个一百”艺术创作工程

2012-08-25  

    “当代美术发展与‘齐鲁画派’建设高端论坛”22日下午在济南举行。中外百余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研究当代美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山东‘三个一百’美术创作工程的具体实施及“齐鲁画派”内涵、特点、时代意义,提出建设发展“齐鲁画派”的建设和对策。

  山东省美协主席张志民表示,山东启动“三个一百”艺术创作工程是指以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表现“百位山东历史文化名人”、“百项山东重大历史事件”、“百处山东重要名胜古迹。文化底蕴深厚的齐鲁大地已经孕育了大批有典型学术指向和文化标识的画家,如历史上曾出现李成、张择端、梁楷、崔子忠、高凤翰、郭味蕖、李苦禅等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代表性的画家以及代表性作品,具有形成齐鲁风格的美术基础。时至当代,美术已成为社会文化整体变革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山东本土还是从山东走出去的画家,都打上了深深的齐鲁文化烙印。

  张志民认为,“齐鲁画派”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重要的是文化概念。虽然这些画家年代不同,风格迥异,但在创作审美品格上都体现出齐鲁人的沉雄、内敛、刚健、质朴、灵秀的内在特质。如“潍县画风”、“泰山画风”、“沂蒙山画风”、“鲁中画风”、“胶东画风”,这些“画风”在逻辑上都应是“齐鲁画派”的子系统。共同形成了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齐鲁画派”景观。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王镛在此间研讨会上说,推动齐鲁画派的形成,其工作重点应该从调动山东美术史论界的力量,集中梳理山东绘画发展的历史文脉,发掘历史上山东画家代表人物的历史价值入手,提升山东画家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美术界的学术地位。这样可激发山东画家对齐鲁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凝聚画坛对“齐鲁画派”的广泛共识。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郑训佐认为,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既是传统文脉的延续,也是当代创新文化命题的探索。推动形成“齐鲁画派”,不仅有助于深入探索创作理念、凸显创作风格、汇聚创作群体、完善传承机制,更有助于全面梳理和深刻认知齐鲁文化,增强文化的认同感、传播力和影响力。

中国新闻网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8-22/4126238.shtml

光明网转载链接:http://culture.gmw.cn/2012-08/23/content_4870573.htm

新华网转载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2-08/23/c_123619334.htm

人民网转载链接:http://art.people.com.cn/n/2012/0823/c226026-18813201.html

东方早报转载链接:http://www.dfdaily.com/html/8757/2012/8/22/848178.shtml

中国民族宗教网转载链接: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24551-1.htm

中国山东网转载链接:http://ent.sdchina.com/show/2417971.html

山东新闻网转载链接:http://yishu.sdnews.com.cn/ytkx/201208/t20120823_853382.htm

搜狐转载链接:http://roll.sohu.com/20120822/n351280779.shtml

华龙网转载链接:http://news.cqnews.net/html/2012-08/22/content_18889171.htm

重庆晨报转载链接:http://www.cqcb.com/cbnews/gngjnews/2012-08-22/1417616.html

99艺术网转载链接:http://news.99ys.com/20120822/article--120822--96547_1.s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接诉即办
版权所有:山东艺术学院 鲁ICP备05002378-1号
长清校区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紫薇路6000号
邮编:250300
文东校区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91号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