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下午,由山东省文联和齐鲁晚报主办的“学术·市场·责任——书画市场健康发展论坛”在济南舜耕山庄成功举办,活动汇聚了文化、艺术、金融各界的众多人士,针对目前书画艺术品市场发展走势,艺术品市场价值如何与艺术价值实现均衡发展,及艺术机构等如何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理性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辩论。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岳海波主持,艺术家代表郭志光、丁宁原、刘选让、韩学中、毛岱宗、邱汉桥、罗江等先后就书画创作与书画市场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路振桐、杨宁、巩涛、齐光芹等艺术机构及多家媒体机构负责人对如何理性收藏、推动艺术市场繁荣发展的分析讨论更是十分深入。山东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在全国书画市场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山东籍的艺术家阵容庞大、名家荟萃,山东书画市场业绩骄人。但山东本土书画市场也面临很多问题,不论是艺术家还是经营者,艺术市场未形成连接艺术创作、学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这些现象都将阻碍山东书画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山东由艺术大省向艺术强省的转变。
经过讨论,参与者一致认为,书画作品是艺术家精神劳动的生产物,具有学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重属性。在现今社会环境中,只要有市场需求,艺术品必然会以市场价格的方式体现出它的经济价值属性。近年来,社会机制逐步趋于健康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艺术品的真正价值,并在价格上体现出来。而艺术市场的冷、热波折和不断调整,更将使艺术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逐步趋于合理;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并不等同其艺术价值,在市场繁荣的情况下,艺术家首先要努力提升自身水平,以较高的学术价值来赢得市场;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壮大,要想促进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以诚信体系为核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书画市场的规范运作须有相应的体系与体制来保障;艺术机构及宣传媒体需加强自身鉴赏素养,理性面对市场,培养艺术家的学术上升空间,为推动书画市场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在这个不断整合、完善,不断趋于健康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家、艺术机构、政府部门及宣传媒体的加强自律、各尽其责、协调互补,共同推动艺术市场繁荣发展。
学术水平决定市场价值 时代担当奠定市场高度

◆张志民
(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
艺术家和艺术创作,首先得有良心、有责任、敢担当,为艺术执着、为自己负责,用自己作品说话,而非过多的研究市场。山东的艺术市场在全国的影响力很大,山东艺术家也要保持一种自信。现在,我们的市场力推本土主流艺术家的现象非常好。但是,山东艺术教育不仅要注重基本功,还要加强创新意识。同时,要使山东艺术保持可持续发展,还需加强我们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方阵总体建设,加大对山东的青年艺术家的扶持,形成强大的后源力量。

◆毛岱宗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追求艺术品市场价值与学术价值的发展平衡,首先要看到不平衡的原因。中国经济崛起的太快,整个市场发展的太快,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了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的市场需要立法、市场的监管,行政部门的参与和全力扶持。
艺术家创作了艺术品,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如果艺术品不进入市场,就不能称为“作品”,而是“产品”。从艺术创作来看,艺术以情为本,就是所谓的“真”。历史上所遗留的大家名作都是情真意真的“真善美”产物。因此,现在的创作者须在不受干扰的前提下培养艺术修养,促进各方面的提高,“慢”也成为中国艺术的总体特征,这与现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快”正好是不平衡的。艺术创作没有那么简单,中国的市场艺术和市场的平衡需要时间,也需要市场和国家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曲刚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
艺术家参展作品的参展次数、获奖级别,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可能会成为时下衡量其商品价值的参考系数,但与艺术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收藏家应尊重艺术家的审美趋向,在经济和物质方面给艺术家提供宽松的环境。艺术家要努力消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
齐鲁晚报链接: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20917/ArticelC22004FM.htm
人民网转载链接:http://www.people.com.cn/h/2012/0917/c25408-703804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