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山东艺术学院总务处处长王书豪,过去曾经是全军英模代表,如今又有了新的工作岗位——郓城县黄集乡姬庄村驻村“第一书记”。作为省直选派的“第一书记”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在新的岗位又重新焕发出青春。
深入调研是王书豪进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第一项工作。或到家庭走访,或在田间地头和街道闲谈,王书豪抓住每个机会,与村民交流,了解村情民意,做好“五必访五必问”,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撰写调研报告,记录每次在村里的感受。他那厚厚的笔记本上满满地记录了每家的基本情况和村民反映的困难。通过走访调研,王书豪更加了解了群众所需、所盼,拉近了与村民们的距离,并制定了姬庄村发展规划。
作为第一年的工作,王书豪从重民生、打基础入手。他在学校大力支持下,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在他的努力下,一个个困扰村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耗资80万元的低压线路改造已经完成,保障了全村生产和生活用电;耗资70多万元的道路硬化工程即将完工,结束了村里道路晴天坑坑洼洼雨天泥泞难行的历史;投资10万元的农田灌溉线路改造即将完工,解决了村民浇地难的问题。针对村里的困难家庭,王书豪建立了困难家庭走访制度。
王书豪认为,作为“第一书记”,更应该教农民学会致富,学会自我“造血”。为此,王书豪积极运用自己的人脉资源,通过朋友同学战友等,先后多次到临沂等地实地考察,寻找经济效益较高的种植养殖项目,不断探索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大众日报链接: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21110/Articel05005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