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暨第十八届中国高校影视学术论坛在厦门大学召开。传媒学院7名教师参加年会。刘昂主持了“动画技术论坛”,并在“院校长论坛”发言,分享了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办学的方法和经验;宋法刚点评了“影像案例解析论坛”;刘强与研究生朱富健在“中国抗战电影论坛”中分享了《文化创伤视域下“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创伤叙事研究》;王颖在“类型电影论坛”以《以文晏为例谈女性作者的类型化转型》为题作交流发言;丁明在“中国特色影像论坛”中分享了《立象尽意:中国电影的意象形态与影像叙事》。研究生张晓文在“影像技术赋能论坛”分享了《论数智时代春节影像的民族文化认同建构》。

传媒学院5名校友参加此次年会。2017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生、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刘晓东作了题为《全球南方视域下新主流电影生产的空间转向与范式更新》的发言;2022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生、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2025级博士生贾方舟以《风景的剧场:中国诗性电影中“风景”的物性再造与表意实践》为题作交流发言;2006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北京电影学院智能影像工程学院2024级博士生王浩然作为会务组成员,圆满完成了会务保障工作;2021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生、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级博士生林华浩参加了相关学术活动。
年会期间,举办了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成果展。刘昂与贾方舟的《以“影”至“观”:中国文物微纪录片关联式的审美表征与文化意涵》、李磊的《智能时代的新现实与AI文艺的现实表征》、刘强与研究生徐婧格的《由“意”而“逸”:论中国艺术电影的写意传统、意境创造与审美品格》、牛光夏与研究生张琦琛的《解码文明之源:论文明探源纪录片的历史叙事话语建构》、丁明的《“游”的延伸:中国电影的空间观念与镜游理论》获评优秀学术论文。宋法刚指导,研究生张俊杰、宋明海等主创的《段家纪事·徐奶奶》;邵猛博士指导、研究生韩亚宁主创的《48小时》获评优秀作品。刘强的《济南清官廉吏》系列AIGC作品获评优秀数媒作品(教师组),孙灵囡指导、研究生王添鹤等主创的《复回机械波》获评优秀剧情作品(学生组)。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传媒学院在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上取得的显著成效。
据悉,本届影视年会以“新征程 新使命:中国影视与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通过多场专题论坛、学术研讨和作品展映,为高校影视教育与创作交流提供了全国性高水平平台。
(供稿:传媒学院 作者:丁明 刘晓东 审核:刘昂 编辑:刘霞 终审:孔宪坤)